时间:2022-10-04 16:57:19 | 浏览:482
记者 张园园
9月15日,中共东营市委举办“山东这十年·东营”主题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东营市委书记杨国强在介绍这十年区域综合发展时说,东营市坚持城乡统筹、油地融合,扎实推进协同联动发展,区域综合发展能级不断提升。
东营市城乡发展更加均衡,中心城功能品质全面提升,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扎实推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高质量发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1.5%,位居全省第4位。
刘丹《家的港湾》(清风湖)
东营市打造沿黄沿海盐碱地特色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取得明显成效,“黄河口农品、盐碱地特产”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主体达到6800多家,建成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19个。海洋强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优势特色海洋产业加快发展。
东营市积极构建和谐共赢新型油地关系,胜利油田办社会职能分离移交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广大职工家属获得感、归属感不断增强。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公共创新基地、区域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研发平台、胜利油田东营原油库迁建等重大共建项目顺利推进,油地深度融合发展取得重大突破。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成功转设为省属公办本科高校——山东石油化工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研究生院落地东营,多层次高水平高等教育体系加快构建。
东营日报社/爱东营讯 9月28日上午,全市“山东手造”工作专题会议在市文化和旅游局召开,传达了第三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首届中华传统工艺大会总结会精神,宣读了我市工作方案,就进一步推动“山东手造”工作做深做实,提升“山东手造•创艺东营”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陈子昊 东营报道近年来,文旅融合成为东营市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切入点,以文化提升旅游的内涵品质,以旅游促进文化的传播消费,实现了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双向融合、相互促进。东营市各县区、开发区把握“文旅融合发展”带来的
制作:苏志浩出品:大众网·东营
东营市东营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东营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2022年1月22日东营市东营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东营市东营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燕雪英区长代表区人民政府所作的工作报告。会
齐鲁网·闪电新闻1月31日讯做好民生工作,关乎百姓切身利益,关乎改革发展大局。区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定不移推进幸福东营区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千方百计保障和改善民生,下大力提高群众满意度。区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
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28日讯 近日,经过自主报名、市级推荐、省级专家评审等诸多环节,东营市东营区被确定为全省首批“三减控三高”特色项目区,为东营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区。“三减控三高”是指减盐、减油、减糖,控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是全面贯彻落
关于对四川省绵阳市、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陕西省西安市、山东省东营市、江苏省苏州市抵返人员排查管控的通告近日,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回民区、玉泉区,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雁塔区、西咸新区,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江苏省苏州市
记者 张园园在9月15日中共东营市委举办的“山东这十年·东营”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记者获悉,经过10年的发展,东营现代产业体系蓄势崛起,创新发展活力愈益充盈,特色城市魅力充分绽放,人民群众生活更加美好。“今天的东营,重大战略机遇前所未有”。市
长期生活在东营的人在讨论房产的时候,大体分成两派。一种人认为:资源型城市,油田子女不再回来,退休职工随子女外迁,人口流失严重,满大街房子谁要?另一种人认为,东营马路开阔,工资不低,生活压力不大,人口增加不多,但是好房子不愁卖。其实两种观点都
东营区是隶属山东省东营市,位于山东省东北部,东经118°12′42″~118°59′52″,北纬37°14′13″~37°31′57″;东濒渤海,西依黄河,南与广饶县、博兴县接壤,北与垦利区毗邻;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区总面积1155.
全省第一,这是前三季度我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的全省位次;全省第一,这是前三季度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全省位次;全省第一,这是前三季度我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全省位次;36.6%,这是前三季度我市战新产业产值同比增幅;7.7个百分
记者 张园园9月15日,中共东营市委举办“山东这十年·东营”主题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东营市委书记杨国强在介绍这十年区域综合发展时说,东营市坚持城乡统筹、油地融合,扎实推进协同联动发展,区域综合发展能级不断提升。东营市城乡发展更加均衡,中心
东营日报社/爱东营讯近日,由省文明办主办的山东好人8—9月发布仪式暨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齐河县举行,全省共120位先进典型入选8-9月“山东好人”,其中我市有6人入选。他们中,有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无畏逆行牺牲的“烈火英雄”万惠文
垦利的历史由来已久,因历史上多次从鲁西诸县移民于此垦荒,寿光、广饶、沾化等附近各县贫苦农民相继流入此地开荒种地,遂亦称垦区。又因解放前属利津县辖地,俗称利津洼,且垦区(县级)系由原利津县之一部析置,取“土肥物丰、开垦有利”之意,得名垦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