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3 17:05:13 | 浏览:707
近年来,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深入落实“放管服”和“一次办好”改革,聚焦聚力优化营商环境,推出一窗受理、一链办理、一网通办、一号咨询等创新攻坚举措,全力营造“手续最简、环节最少、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政务服务营商环境,实现“效率第一”。
“一窗受理” 能办“所有事”
“一窗受理”是政务服务工作高效有序开展的基础前提,更是提升企业群众办事满意度的有效路径。近年来,淄川区持续深化“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改革,在“审批服务”“民生保障”“税务服务”“不动产登记”等4大服务领域全面推行无差别“一窗受理”,打造了一支金牌业务受理队伍,业务通办范围和程度大幅突破。目前,116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已纳入“一窗受理”范围,“一窗受理”率达100%,年均办理业务80余万件。
“现在真是太方便了,来了就能办,在一个窗口就能全办好,工作人员业务熟练,服务态度也好,真得点个大赞!”前来办理公司营业执照的孙菲感慨地说。以开办企业为例,淄川区依托“一窗受理、一窗出证”集成服务模式,在全市率先实现印章刻制系统嵌入综合受理窗口,全流程企业开办时间由半天压缩至1小时,打造形成了企业开办零材料、零成本、零障碍、一次办好“301”品牌。
自推行无差别“一窗受理”以来,淄川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完善“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集成服务模式,从事项梳理、工作机制、运行流程、材料流转、人员管理等各方面建立了标准规范,着力消除阻碍政务服务提质增效的“卡扣”,让群众办事只跑一窗,“一次办好”。
“一链办理” 集成服务全生命周期
自2019年以来,淄川区一直积极探索“一链办理”改革有效途径和方式,将分散在多个部门的关联事项按主题式“一件事”服务模式进行跨部门整合重组、流程优化,相继推出“我要开快餐店”“我要开理发店”等165项高频链条主题式服务,涵盖所有高频服务领域,材料表单减少60%以上,办事时限、跑腿次数减少80%以上,有效解决群众办事多头跑腿、重复提交、耗时费力的难题,为推进政务服务“集成、共享、精简”开辟了路径,积累了经验。
2020年,淄川区被确定为全省“一链办理”改革试点单位后,又在全省率先推出新生儿“出生一件事”四证联办集成服务,一个窗口一次性办好5个部门3-4天才能办好的多项业务,效率大幅提升,新生儿家长在亲身体验过后,纷纷为改革点赞好评。
据了解,目前淄川区已陆续推出“就业、置业、退休、车辆上牌、享受规定病种待遇备案”等“一件事”集成联办和军人全生命周期集成服务,办事环节和办理时间大幅减少,群众办事满意度、获得感也越来越高。
“一网通办” 指尖上的服务
政务服务“一个平台”“一张网”,线上办事有保障。近年来,淄川区高度重视“互联网+政务服务”,不断拓展网上办事深度,延长网上办事链条,推动从网上咨询、网上申报到网上预审、网上办理、网上反馈“应上尽上、全程在线” ,1166项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在山东省“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总门户一个平台运转,事项网上可办率和办事指南准确度均达100%。
在采访中了解到,办事群众现大多选择全流程网上办理服务模式进行业务办理。“有了这个平台,我们可以根据自己实际办事需求选择个性化业务办理板块,办事效率比之前提高了不少。”市民王宜家说道。
“一网通办”实现“数据线上跑”代替“群众线下跑”,有效解决了企业群众办事多地跑、重复提交材料等现实堵点问题。同时,淄川区还积极拓展掌上智能办事模式,在实现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与“爱山东”APP互联互通基础上,建成了具有淄川特色的“爱山东”APP淄川分厅,已实现365项高频事项“上厅”运行,方便办事群众“掌上查”“掌上问”“掌上办”。
“一号咨询” 服务更精准
淄川区依托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整合进驻部门窗口咨询服务热线资源,建设“一号咨询”智慧服务平台,将40余个进驻部门窗口的业务咨询电话统一为一个号码,并配有19名“一号咨询员”在线受理咨询问题。
市民吕俊青拨打“一号咨询”业务咨询电话,询问工作人员公积金提取业务办理相关事宜,工作人员一次性作出解答,条理清晰、通俗易懂。咨询完成后,还设有“好差评”环节,工作人员主动邀请群众进行满意度评价,询问意见建议,非常贴心。
“一号咨询”正是瞄准了政务服务电话咨询难、慢、低效等堵点问题应运而生。据了解,政务服务“一号咨询”是落实淄川区2021年度政务服务“就近办、全天办、智能办、网上办、集成办”重大民生实事、深化“一次办好”和流程再造改革的重要举措,一经推出,就获得群众100%好评。多号码、多标准、纯人工向一号码、无差别、规范化、信息化服务的跨越式转变,有效提升了政务服务效能,让企业群众体会到了便捷、温暖、贴心的服务。(记者 徐新哲 通讯员 闫盛霆 陈旭)
近年来,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深入落实“放管服”和“一次办好”改革,聚焦聚力优化营商环境,推出一窗受理、一链办理、一网通办、一号咨询等创新攻坚举措,全力营造“手续最简、环节最少、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政务服务营商环境,实现“效率第一”。“一窗受理
淄川融媒消息淄川区人民政府关于面向社会公开征集2023年度淄川区重大民生实事项目意见建议的公开信为努力把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办好、办实,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现面向全区广大群众以
淄博2月9日讯 今天下午,淄川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区人民会堂三楼大会厅举行大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暨闭幕式。会议由大会执行主席、主席团常务主席李涌主持。在主席台前排就座的有:田兵兵、周婷、李涌、白向坊、许永利、唐凤德、杨福信、路英霞
鲁中晨报鲁中网讯(记者 姬连庆 王甜 报道)11月25日上午,淄川区委召开全区领导干部会议。宣布省市委关于淄川区委主要负责同志职务调整的决定。省市委决定:杨洪涛同志任中共淄博市委常委、副市长,不再担任中共淄川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区委
淄川区气象台2022年10月01日17时41分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信号:受副热带高压边缘暖湿气流影响,预计1日傍晚到夜间,我区全部镇和街道有大雨到暴雨,平均降水量40-70毫米,局部地区大暴雨(100毫米以上),1小时最大降水量20毫米左右。请
调结构 优环境 加快步入高质量发展新赛道近年来,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坚持产业强区、生态兴区、作风立区,统筹推进经济结构转变和营商环境改善,先后荣获中国企业营商环境十佳城市、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等称号。在2021年度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绩效评价中,淄
新华网济南9月12日电 近期,笔者在淄博市淄川区获悉,淄川区面积960平方公里,总人口73万,2016年精准识别贫困群众9711户、17704人,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实践,全面落实“两不愁三保障”,扶贫成果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绩。
新华网济南9月28日电 近期,笔者在淄博市淄川区获悉,近年来淄川区根据13个镇办、开发区贫困程度、镇域特色和区位优势,科学规划,划分三个片区,提升脱贫成效。以太河镇、西河镇、寨里镇、岭子镇等为主的山区、库区,把产业扶贫作为主攻方向,整合项目
新华网济南12月18日电 今年以来,淄博市淄川区严格按照依规量化到人、确权到人,重点保障贫困户利益原则,抓住机遇,先行先试,按照全市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决策部署,趟出路子,总结经验,将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产权制度改革与扶贫攻坚相结合,把
般阳路街道3703020019.26km2般阳路街道位于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城区中部,区委、区政府驻地,是淄川区政治、文化、教育、生活中心。东 临洪山镇,西接商城路街道,南靠城南镇,北与松…[详细]城里社区城一社区城二社区东升社区般龙社区般阳
“《政府工作报告》数据详实,处处以事实说话,客观实在、有理有据,无论是工作总结,还是‘十四五’时期及2021年工作, 都有丰富的数据支撑、科学预判,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淄博市人大代表、淄川区委书记田兵兵说,用数字展示成绩,用数字锚定标准,既
鲁中网淄博9月19日讯(记者 车金 通讯员 苗秀祯)为进一步改善镇村路域环境,打造美丽、干净、整洁、宜居新龙泉。自6月份以来,淄博市淄川区龙泉镇在全镇实行“路长+”工作机制路域环境治理模式,路域环境得到明显提升。一是制定方案,落实措施。制定
大众网·海报新闻见习记者 王钰莹 通讯员 冯振 刘营 赵晓雨 淄博报道为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淄川区统筹谋划,合理分工,立即行动,全力做好辖区环境整治工作,助力文明城市创建。般阳路街道、松龄路街道4月28日,淄川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朱枭杰实地督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鲁中网记者 李庆宇 通讯员 杨东刚 焦玉涛9月28日,淄博市城乡环境大整治精细管理大提升行动暨全域公园城市建设工作推进会后,市整治办精心谋划未来两年工作安排,制定工作方案,调整考评办法,对成绩落后镇办开展两轮专项督导
来源:淄博日报-淄博新闻网晚报讯 (全媒体记者张谦谦)8月5日上午,2021年上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现场观摩点评第一站来到淄川区。2021年1至6月份,淄川区123个区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2亿元,占年度计划45%;开工项目90个,开工率 7